近年來,淮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精神,積極落實《關于推進用水權改革的指導意見》工作要求,不斷探索推進區域水權交易、取水權交易、用水權置換等各類型水權交易形式,發揮好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破解區域發展用水困境,助力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是以區域水權交易破解用水困境。山東省萊陽市規劃建設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綜合利用基地,但其現狀年實際用水量已經超過煙臺市分配給該市的“十四五”期末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破解用水難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淮委與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取水單位積極溝通協調,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通過區域水權交易方式解決萊陽市缺乏區域用水指標的工作思路。在淮委指導下,經過對萊陽市與芝罘區水權交易的必要性、可行性、合規性以及交易水量、交易期限、交易價格等主要內容的充分論證,煙臺市萊陽市與芝罘區區域水權交易于2023年5月在中國水權交易所順利成交,交易水量780萬立方米,交易期限為6年。
二是以取水權交易實現水源優化配置。山東省郯城縣現狀取水許可量已達到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建設項目無法新增取水許可,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了解到郯城縣的用水需求后,淮委因地制宜提出了以水權交易破解郯城縣用水困局的工作思路。經過反復論證,淮委批復同意郯城縣水利局將其持有的李莊灌區1000萬立方米灌溉結余水量指標轉讓給郯城縣水務集團,并明確了交易水量、期限、方式及監管要求等。2022年12月,郯城縣水利局與郯城縣水務集團水權交易協議在中國水權交易所正式簽訂。交易完成后,郯城縣水務集團向郯城化工產業園年供水1000萬立方米,為精細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集群提供安全穩定水源保障,可實現工業產值近60億元/年,同時可壓減地下水開采量近900萬立方米,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顯著。
三是以用水權置換實現企業節水增效。安徽省淮南市淮河能源集團擬建設潘集電廠二期工程,年需水量1000萬立方米以上。在前期水源論證會上,淮委要求項目要充分進行水源方案比選,盡可能減少新增取用淮河地表水,優先使用再生水。經多次協調論證,淮委最終確定了以潘三電廠已許可的450萬立方米取水指標作為潘集電廠二期地表水源的用水權置換方案。潘集電廠二期建成運行后,潘三電廠同步關閉,既實現了用水指標等量有序置換,又可利用已有取水工程取水,無需新建取水設施。2022年12月,潘集電廠二期取水許可申請通過淮委審批。項目建成后,在不新增淮河取水的情況下,潘集電廠二期工程較潘三電廠年發電量增加470%,單位發電用水量降幅達47.8%。
下一步,淮委將深入總結煙臺市區域水權交易、郯城縣取水權交易等試點經驗,進一步推進淮河流域水權制度改革,實現水資源管理由行政管理為主向“政府+市場”相結合的方向轉變,促進水資源在區域間、行業間、用水戶間有序流轉,為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
直屬單位網站
流域廳局
水利站點
政府網站
淮河水利委員會版權所有 主辦: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 承辦:淮委治淮宣傳中心 淮委水文局(信息中心)
淮委總機:0552-3092114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東海大道3055號 郵編:233001
網站投稿:hhsl@hrc.gov.cn; 13675695430@163.com(值班)
皖ICP備2022008774號-1 皖公網安備:34030002000326 網站標識碼: bm20030002